揠拔苗助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成语故事拔苗助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孩子成长最需要的是陪伴。你选择用什么方式陪伴孩子?

一年有52周,每周陪孩子学习一个成语,一年就能学会52个成语。让孩子在历史故事中成长,这是我选择的陪伴方式。

揠拔苗助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成语故事拔苗助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会种树,就会教孩子!园艺专家的话可信吗?

小朋友的好几个同学都养了宠物狗。他们牵着狗招摇过市,好不威风。小朋友非常羡慕,天天缠着我,让我帮他买一只狗。我不胜其烦,恰好有同事在朋友圈发消息说,家里有两只出生一个多月的小狗,求好心人领养。我便要了一只回来。

我用鞋盒子给小狗铺设了一个小窝,又用牛奶泡了一点散碎馒头。刚刚离开妈妈和姐姐,小狗显得异常孤独,只吃了一点点,蔫蔫的。到了晚上,它叫个不停,吵得我心烦意乱。

小朋友倒是格外有耐心,夜里爬起来好几次,一会儿给小狗喂吃的,一会儿又喂水,一会儿又给它盖毛巾。第二天一大早,他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小狗买来火腿肠,用水果刀切碎。小狗还是不肯吃。他又翻出几片健胃消食片,研细了喂小狗。

一连几天,他坐立不安。小狗在他的“精心”照顾下,精神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萎靡。他十分着急,问我:“爸爸,小狗为什么不高兴呀?”

我笑了,说:“它在抗议,你把它照顾得太精细了。”

小朋友说:“我也是为它好呀。它不肯吃饭,情绪也不好,这样子下去,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

我哭笑不得,说:“狗不是这样养的!你这是‘拔苗助长’,对狗的成长有害无益。”

拔苗助长”的故事小朋友很熟悉。古时候,宋国有个农人,嫌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于是就撸起袖子,卷起裤角,跳到田里,把禾苗一株株往上拔高一节。他整整忙了一天,累得筋疲力尽,心里却非常得意。回到家以后,他向家人炫耀说,自己发明了一种促进农作物快速生长的方法,效果实在太好了!不信你们可以去田里看,禾苗今天长高了不少呢。他的儿子就跑到田里去看,结果出乎意料,禾苗竟然枯死了。

“拔苗助长”也写作“揠苗助长”。它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如果违背规律一味蛮干,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唐代大散文家柳宗元写过一篇《种树郭橐驼传》。文中的郭橐驼生了一种怪病,背上鼓起一个大包,有点像骆驼的驼峰。他的形象可能和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的刘罗锅差不多,大家都叫他“郭橐驼”。这当然含有戏弄的意思,但郭橐驼并不在意。

郭橐驼以种树为业,业务水准很高。不管是培育树苗,还是移栽树木,只要他一经手,没有一颗不能存活,而且都长得高大茂盛。果园在他的照料下,果树很早就能挂果,枝头果实累累。因为他的家乡离长安很近,所以,长安城里一些搞园艺专业或者做水果买卖的人,都争着把他请到家里,好吃好喝供着,请他指点传授种树经验。很多人羡慕郭橐驼的本事,绞尽脑汁争相偷师,但没有一个人能赶得上他。

有人便问郭橐驼,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距。郭橐驼说,孔夫子对学生“因材施教”,他种树也遵循这个原则——顺应树木生长的天性,即: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匀;回填土要用原土;树栽进去以后,填土要夯实。我们教孩子,该细心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该放养的时候必须放养。种树也是这个道理。做好这些基本工作,就算是保全了树木的天性,这样,以后就不用劳神费力了。

他又说,很多人种不好树,是因为方法不对路,既没有让树根舒展开,回填土又是从别处运来的,而且填土时太过随意,要么夯不实,要么就夯得太实,土壤都板结了。还有一些人,前期的确是按照这个原则操作,但往后就沉不住气。早上一起床,跑去看看树长高了多少;到了晚上,又去摸一摸树干,挖开树根部的土检查是否干涸,明明已经走了,还要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还有些人,等不了三天,见树还没有长高,就掐破树皮观察树是死是活,或者摇摇树根,看看土质是否松动。一颗小树,哪能经得起这么折腾呀?就像教孩子,大多数父母都很爱孩子,但有的家长过分娇惯,有的家长又过于严厉,这两种教育方式都不可取。

大家见他说得非常在理,就进一步问他,能不能把他种树的方法套用到当官从政方面。郭橐驼很谦虚地说,他只知道种树,对当官的事不在行,但他看见很多官吏最喜欢发号施令,初衷可能是为百姓,最后却让老百姓不胜其烦,为民变成了扰民。还有些官吏,事无巨细,老百姓什么时候耕地,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什么时候煮茧抽丝,他们都作了明确要求,天天督促百姓织布、教育小孩、喂养家畜家禽,忙得不亦乐乎。但老百姓疲于奔命,又怎么能休养生息呢?这个道理是不是和种树有点相似?

“郭橐驼说的确实有道理。”我对小朋友说,“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有太多的错误假借了爱的名义,结果使得关于爱的谎言在这世界上大肆横行,最终令我们部分失去了爱和恨的能力。’你想想,一只小狗也有自己的生长周期,不是你多喂一点吃的,照顾得精细一些,它就能缩短周期,长得快一些。你名义上是帮助它成长,实际上却是‘拔苗助长’,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小朋友不吭声,抚着小狗的背,低头想了一会儿,忽然抬起头问我:“我记得你说过,‘玩’是孩子的天性。那么,你给我报了跆拳道班、围棋班、美术班,还有奥数班,它们占用了我那么多时间,我哪还有时间玩?你这种教育方式是不是‘拔苗助长’呢?”

我一时语塞,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