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是什么意思 通俗意思详细解释

如果把思维比做一部复杂的机器,人的行为是这部机器的输出的话,

那么心智模式就是驱动这部机器的底层操作系统,

它决定了你的底层思维和底层逻辑。

关注我,本期内容有道君给你系统的介绍什么是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如何决定情绪和行为,以及如何发展你的心智模式。

01 什么是心智模式

每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都会在大脑中产生一个想法,这些想法表面上看起来杂乱无章,但如果你仔细分析,就会从中发现独特的规律。

比如面对同样一件事,有些人想的更加乐观、有些人想的更加悲观;遇到一个困难,有的人习惯于从外部去找原因,有的人习惯于从自身去找原因。碰到一个问题,有些人习惯去思考问题是什么,有些人却习惯去思考解决办法是什么。

这些具有惯性的想法就是心智模式,它决定了你的底层思维和底层逻辑。

换句话说,所谓的心智模式就是我们头脑中惯有的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你也许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条狭窄的山路上,一个货车司机正在爬坡,他已经连续开了三个小时,有点昏昏欲睡,快要到坡顶的时候,迎面来了一辆车,车上的司机伸出头,伸手指了一指,对他大喊了一声:“猪!”,然后呜的一声两车擦肩而过。他猛地清醒过来,立刻伸出头冲着车的背影大声骂道:你他妈才是猪!你们全家都是猪!当他得意地回过头来,突然发现眼前有一大群狂奔的肥猪!惊恐之余,刹车不及连车带人掉进沟里去了。

其实,对面的司机只是想告诉他前面有猪,但在他的心智模式里,那句话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在骂他是一只猪,他觉得这是对他的极大的侮辱。

所以,如果把人脑比作一台电脑的话,这个司机脑子里运转着自己的操作系统,当他接受到“猪”这个信息时,大脑迅速构建出一个“对面司机骂我是猪”的世界,正是这样的心智模式让他失去了躲开危机的机会,可见,心智模式对我们的情绪和行动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转发评论,关注收藏,接下来有道君和你聊聊心智模式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为。

02 心智模式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为

心智模式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和思维,更会决定我们的行动,最终导致截然不同的人生。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人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

意思就是,一件事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不取决于事情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待他,而如何看待世界、如何采取行动又取决于我们的心智模式。

所以,你有什么样的心智模式就决定了你将看到什么样的世界,或者说我们看到的都是自己构建的世界。

佛语禅宗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说法。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一切真实的事物都是你的心智模式,而一切的心智模式对于你来说就是真实的世界。

比如,同样是半杯水,有些人看到的是只剩半杯水,所以很焦虑、很消极;有些人看到的是还有半杯水,所以很开心很积极。

这就是心智模式的影响,他让我们对同样的事物产生不同的解读和情绪,促使你采取不同的行动,而这一模式就是我们的底层思维和底层逻辑。

比如,你觉得自己能应付一件事,你就会想各种办法、全力以赴,事情做成后就会强化我能行的信念,积极的心智模式得到进一步增强;反之,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到,就会各种拖延、想退路、找借口,最后事情就越有可能做不成,我做不到的信念也随之得到了强化,消极的心智模式就进一步被增强。

总结起来,心智模式分别以防御型和成长型两种最底层的思维和逻辑影响了我们,最终决定了我们整个人生的走向。

03 防御型心智模式究竟有什么问题?

防御型心智模式呈现出三种思维方式,分别是: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

比如:

一个经常被父母称赞聪明的孩子,很容易陷入到自我证明的陷阱中。

他们为了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只愿意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而习惯性地回避挑战,逐渐形成了僵固型思维

进一步恶化,孩子就会发展出“应该思维”,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时时刻刻表现得很聪明,否则就没有人喜欢自己,这种思维倾向于防御自己内心已有的规则。

最终,孩子如果在某件事上犯了错误,比如一次考试失败了,就会认为自己连考试这件小事都没做好,这证明自己根本不聪明。进而,为了避免伤害,孩子就产生了什么都不敢尝试的绝对化思维

所以你看,以外界和主观的评价代替了与世界的互动,会让原本一张白纸的孩子形成了消极的防御型心智模式,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与此相反,成长型心智模式则推动人不断地创造,积极地与世界发生互动,从而实现心智的自我进化。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积极乐观、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发展成长型心智模式呢?

04 如何培养成长型心智模式?

如果我们把防御型心智模式比做一潭死水的话,那么成长型心智模式就是一条充满生命力的河流。一条河流要流动起来,需要三个条件,分别是地势落差产生的动力、永不干枯的水源以及提供路径的河道

接下来有道君给你介绍发展成长型心智模式的动力、水源和河道。

1.创造性思维为你心智成长提供持续的动力

比如:

我有一个朋友很喜欢自媒体创作,可经济上暂时有些困难,没法外出学习专心创作,只能做一份自己不那么喜欢的工作。他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觉得自己为了钱放弃了理想。

其实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扰——你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但现实的条件就是不允许你去追求梦想。

这个时候,一般人的眼里只看到困难,他们会想:我连钱都没有、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哪有什么资格去追求梦想呢?于是在各种纠结和自我怀疑中痛苦不已、裹足不前。

另一群人的想法则完全不同,他们接受没钱的现实。在他们心目中,如果钱是实现梦想的前提,那就全力以赴去挣钱,在他们眼里挣钱只是实现梦想的路径。如此一来,当他们挣钱的时候,完全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挣钱。

而这种把困难当做实现梦想的工具的认知,就是创造性思维。

总结起来:

创造性思维就是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先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再去考虑如何去实现,现实的环境能提供什么,又不能够提供什么,怎样做才能弥补现实和目标之间的鸿沟。

正如冯仑所说的:创业的人都是先有一个梦想,再去找钱想办法实现梦想。如果有了钱才去创业,那就不叫创业了。

屏幕前的你,有梦想吗?你跟梦想之间的鸿沟是什么?你想过做哪些事去跨越这些鸿沟吗?请把你的答案打在屏幕上。#

2.“控制的二分法”——心智发展的路径

什么叫“控制的二分法”呢?其实很简单,有些事是我们能控制的,有些事是我们不能控制的,或者说一件事情当中有我们能控制的部分,也有我们无法控制的部分。

那么“控制的二分法”就是努力去做我们能控制的,不要纠结于我们不能控制的部分。

简单来讲,就是放下执念、专注当下

这听上去很像是一句废话,但多数人的焦虑都来源于此。

比如:

很多上班族最害怕的就是在周一的例会上被老板点名发言,更加害怕自己表现不好被老板批评、被同事们笑话,所以每个周日的晚上都很焦虑,只能不断的刷抖音、刷朋友圈,结果就是更加的焦虑甚至失眠。

其实,会不会被老板点名,你自己根本无法控制,你能控制的是尽可能地做好准备、梳理清楚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其实生活中有太多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

你控制不了自己的过去,控制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也控制不了别人是怎么想的、别人是否喜欢你。你更加控制不了的还有一个终极问题,那就是每个人都会死,而且你还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

所以,运用“控制的二分法”首先是放下自己的执念,把更多的精力专注在我们能控制的事情上。

你可以控制自己是否早起、每周锻炼的频次,你可以控制每天晚上是否去小区散步,你还可以控制自己多检查一遍报告中的错别字。这些事情虽然看起来微小,而且不一定立马能看到效果,但这才是心智真正成熟的标志。

文章看到这里,请你思考:

一个让你焦虑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里你能控制的是哪些部分?

你不能控制的又是哪些部分?

如果说创造性思维是心智发展的动力,“控制的二分法”是心智发展的路径,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的“近的思维”就是心智发展的源头活水。

3.“近的思维”——心智发展的源头活水

所谓“近的思维”就是关注最真实的、正在发生的、离你最近的事情,就是积极地与现实真切的互动。

想象一下:

在草地上散步,河边的花都开了,清风拂面,水波荡漾,孩子们围在母亲身边跑来跑去,父亲懒洋洋地靠在长椅上晒着太阳。旁边的一对情侣依偎着彼此,不时地传来阵阵笑声。身处此情此景,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抛开烦恼、敞开心扉,感受着当下发生的一切。在这个过程中,靠近你心灵的是具体的、形象的、真切的情形,远离你的事抽象的、远大的、虚无的幻念。

从这个角度来说,“近的思维”也可以称作正念思维,是能够用正念去关注当下的一切,而不是放纵自己去思考太飘渺、太抽象的事情。

近的思维之所以是心智发展的活水源头,是因为它能让我们一直保持着与现实的互动,并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进化我们的思维,而不是被头脑中的规则和禁锢所束缚,只能看到固有心智模式让我们看到的东西。


人的烦恼大多是因为想的太多、想的太远,

你越是想得多、想得远,就越有可能脱离现实,

就越觉得自己无法掌控。

你越是认为自己没有掌控感,

就越想逃避现实、越倾向于自我防御,

最终导致你的心智地图不断地萎缩。

正如我们开头提到的那句话,影响我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于事情的看法。

所以,始终保持近的思维,积极的与现实互动,你才能感受到更多的真切与真实,你的心智模式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

05 心智模式决定底层思维和底层逻辑

我想对屏幕前的你说,

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的底层思维和底层逻辑,

他决定了你能看到什么,

决定了有道君能够表达什么。

如果你想要拓宽思维的边界、发展自己的心智模式,

建议多和有想法的网友积极互动。本期内容就是有道君与现实互动的一种方式,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